楊辰江清彥 作品

第1189章 意見不一,頭鐵大臣

    

-

宋仁聞言,低垂的眼簾下,眸光微動。

楊辰這看似在問他的意見,說白了是要借他之口,把想說的話說出來。

至於楊辰想說什麼。

他這個楊辰一手提拔的丞相,若是不知道,那他就不用乾了。

沉吟片刻。

宋仁站了出來,擲地有聲的回道。

“回陛下,臣以為,除惡務儘!”

他話音剛落,立即有人站了出來。

是一個麵容清瘦的中年人。

“宋相,卑職以為不妥。”

“有何不妥?”宋仁看向那中年人。

這人名叫徐廉,出身寒門,本是京都衙門中一個七品官。

因為楊辰平定內亂,對朝堂上逆臣的大清洗,才被破格提拔上來。

一看是他站出來反對,宋仁微微有些頭疼。

這個人是典型的儒生,認死理,脾氣又臭又硬。

徐廉朗聲道。

“卑職認為,現在不應與大燕、西涼頑鬥。”

“其因有四。”

“其一,我朝剛經曆國戰、內亂,國家正是動盪未安之時,正應該與民休息,朝廷之上而下的精力,都放在對陛下新政的貫徹實施上,此時陷入焦灼戰事,勞民傷財不說,更容易讓剛被剿滅的豪族亂黨,死灰複燃,趁亂攪動風雲。”

“其二,大燕並非弱國,而是曾與梁、魏,以及王朝並立的強國,過往幾年,東大陸東北方,諸國混戰,而大燕置身事外,實力完好無缺,即使我軍勇猛,暫時取勝,可一旦陷入持久戰,必定陷入頹勢。”

“其三,大燕地理位置特殊,有天門關天險可守,天門山脈綿延千裡,大燕入關處,山高萬仞,環抱山城,除非天降神兵,不然就是再勇猛的軍隊,隻要對方堅守不出,也攻破不了。”

“其四,大唐西南,吐蕃得我朝資助,發展迅猛,現如今他們與我朝結盟,牽製大燕,但若是久戰,難保吐蕃不會起彆的心思。”

“所以,卑職認為,此時應該趁著我軍大勝之際,我朝派出使者,前往天門關議和,換取我朝休養生息的時間!”

他話音剛落,不少大臣都是頻頻點頭。

這些大臣都是新提拔上來的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。

那就是,都是一些出身不怎麼樣的讀書人,蹉跎半生,鬱鬱不得誌,空有熱血但報國無門。

楊辰掃平亂黨,清洗朝堂,纔給了他們機會。

至於那些麵不改色,保持沉默的朝臣,那都是原本身居要職的大臣。

因為是保皇派,纔在揚辰的清洗中,保留下來。

再有,在朝堂上,他們也是以宋仁為首。

算是宋仁的人。

隱隱約約,朝堂上,形成了對峙的味道。

這一幕,楊辰儘收眼底。

說實話,這樣子也是他想看到的,隻有這樣,在製衡下,權力纔不至於失控,朝堂才穩定。

宋仁瞄了眼龍椅上保持沉默的楊辰,對徐廉說道。

“我朝大勝,到現在大燕都冇有主動議和的意思。”

“若是我朝先開議和的口子,豈不是示弱?”

“若是大燕坐地起價,索要好處。”

“我朝豈不是既失了國體,又騎虎難下?”

“若是選對使者,那便不會!”徐廉擺手。

麵對如今在朝堂上如日中天的宋仁,他絲毫不怵。

說著,他一撩官服下襬,麵向楊辰,跪地請命。

“臣願做使者,前往天門關議和!”

“這次議和,若是讓大燕拿走一城一地,一個銅板,臣自絕於天門關!”

宋仁眉心緊蹙。

俗話說,軟的怕硬的,硬的怕橫的,橫的怕不要命的。

碰到徐廉這樣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莽貨,真是頭疼。

他當然知道徐廉冇有私心,完全就是為國謀策。

說實話,他也認可徐廉說的。

但龍椅上那位,不是這麼想的啊!

楊辰依舊沉默。

宋仁隻能冷著臉,“自絕?”

“你在拿你的命威脅陛下?”

“若是真的議和,真出了問題,就是要了你的性命,也是於事無補!”

“那也比頑鬥到底,最後勞民傷財,最後國家動盪,引得外敵來犯,要強的多!”徐廉語氣強硬。

在宋仁有些招架不住的時候。

楊辰終於開口了。

“按照你的意思,隻要繼續攻打大燕,就一定會勞民傷財?就一定會國家動盪?”

“朕平定了內亂,抄了各州反叛豪強的家,這些錢財、糧食,全都用在西北之戰上,並不影響國家休養生息。”

“此言差矣!”徐廉反駁。

他並冇有因為楊辰開口,有絲毫的畏懼。

這一聲反駁,讓朝堂上不少大臣都是紛紛側目。

徐廉這傢夥,這怎麼敢的啊?

他不知道龍椅上那位是什麼脾氣嗎?

那可是一言不合就滅了梁、魏、北域諸國,全都納入大唐版圖的帝王。

門閥世家,地方豪強,夠硬氣了吧。

現在還不是被殺的亡族滅種?

他們冇想到,這個徐廉竟然這麼硬氣,簡直就壽星老上吊——嫌命長啊……

“哦?”楊辰挑眉。

“那你說說看,朕的話哪裡不對?”

“回陛下。”徐廉拱手回道。

“這些抄家各地豪強所得,本可以用來充盈國庫,開通運河,在各地興修水利,助力農事,利國利民,可以成為大唐強盛的基石

“全用去打仗,消耗殆儘,豈不是本末倒置?”

開通運河,興修水利?

楊辰眸子一亮。

關於大唐接下來的發展,這徐廉倒是跟自己想一塊去了。

“你說的不錯。”

“但是,這一切的前提,都是建立在我軍不能短時間內擊敗大燕。”

“若是朕能在今年入冬之前,攻下天門關,殺穿大燕、西涼兩國,那這一切都不是問題!”

楊辰話音一落。

肅殺之氣,席捲大殿,太和殿上,道道鎏金龍柱上的盤龍都好似沾染上了殺氣。

滿朝大臣,都在被這殺氣深深震撼時。

徐廉亦是有些失神。

“今年入冬前,攻下天門關,殺穿大燕、西涼?”

嘀咕一句,他麵色沉重,痛心疾首的高呼。

“陛下!”

“您莫不是被之前的勝利,衝昏了頭腦不成?”-